“路过有一股恶臭!”新修道路变“垃圾场”:800米路面堆成山

99 2025-07-11 14:01

"每次开车经过都要捂住鼻子,车窗根本不敢开。"7月3日,长沙林科路南段居民田女士指着路边堆积如山的垃圾,语气里满是无奈。这条刚修好半年多的新路,如今竟成了"露天垃圾站"。

新路沦为"蚊虫培养皿"

记者实地探访发现,这条连接时代阳光大道与荷叶冲路的800米新路,路面散落着塑料袋、快餐盒、建筑废料等各类垃圾。最触目惊心的是北端路口,约20平方米的区域内堆着半人高的垃圾堆,腐臭味在30℃高温下愈发刺鼻,成群的苍蝇在垃圾堆上空盘旋。

"上周孩子在这里被蚊子咬了十几个包。"带着孙子路过的王大爷直摇头。附近居民透露,这条路去年12月通车后,起初有环卫工定期清理,但最近半个月突然"断档",垃圾越积越多。更尴尬的是,该路段虽已通车,但路灯、监控等设施尚未完善,夜间常有偷倒建筑垃圾的现象。

交付真空期的管理困局

面对质疑,建设方雨花区公建中心工作人员解释:"这条路尚未完成竣工验收,目前仍由施工单位负责保洁。"但施工单位负责人李经理道出苦衷:"我们原计划6月底撤场,突然要继续管垃圾清理,设备、人员都调不过来。"

这种"真空期"并非个例。长沙市城管局数据显示,2025年全市有17条新建道路处于"已通车未交付"状态,其中6条存在类似保洁断档问题。法律专家指出,根据《城市道路管理条例》,未交付道路应由建设单位负责养护,但实际操作中常出现权责模糊。

社区义务清理的无奈

新裕社区工作人员透露,最近半个月已组织志愿者义务清理3次。"上周六我们10个人清出2吨垃圾,结果第二天又堆满了。"社区主任展示的手机照片显示,7月1日清理后的路面,7月2日就出现新的建筑垃圾。

这种"猫鼠游戏"折射出更深层问题。某环卫公司负责人算过笔账:按现行标准,800米道路每日保洁成本约800元,但建设方与施工方的合同中,往往未明确交付前的保洁费用,"谁都不愿当冤大头"。

专家建言破解"垃圾围路"

湖南师范大学城市管理教授张明认为,破解此类问题需三管齐下:首先,在道路规划阶段就明确保洁责任主体;其次,建立"建设-保洁"联动机制,将保洁费用纳入工程预算;最后,借鉴深圳等地的"路长制",让每条新建道路都有明确监管人。

值得关注的是,7月3日当天,雨花区城管局已介入协调,要求施工单位当日完成全面清理,并增设临时垃圾收集点。截至发稿,记者看到3辆环卫车正在作业,但附近居民仍担忧:"这次清理能管多久?"

城市细节里的民生温度

站在重新恢复整洁的路面,田女士说出了多数居民的心声:"我们不要求多豪华,就希望新路能配得上'新'字。"这条800米道路的垃圾困局,最终考验的是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。

正如某位网友在晨视频留言区写的:"判断城市文明程度,就看它如何对待那些'暂时没人管'的角落。"当夕阳洒在刚清理完的路面上,或许该思考:如何让每条新路从通车那天起,就真正成为通向文明的坦途。

免责声明:文中涉及具体管理措施以政府部门最终解释为准,垃圾清理进度以现场实际情况为准。

下一篇:288分姑娘成网红,背后家长竟是“网红达人”
上一篇:寄大件行李计费规则你知道吗?怎样寄大件便宜还上门取
推荐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