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0后博士主政侨乡,濠江青春正燃!

170 2025-07-10 15:48

中建七局王勇推开会议室大门时,汕头夏日的海风正卷着热浪涌进走廊。他眼前这位戴细框眼镜的市委常委伸出手来,谈话直奔主题:“沿江路项目要跑出加速度,得靠你们央企的硬实力!”这位刚履新汕头市委常委的“80后”博士书记李飞,已在这座侨乡之城耕耘四年。从省发改委的技术型官员到主政一方的实干派,他的每一步都踩在城乡巨变的鼓点上。

技术派官员的乡土实验

当李飞2021年初到潮南担任区长时,村民私下嘀咕:“省里来的博士,怕是来镀金的吧?”很快,这位曾主抓固定资产投资的处长,把经济账本摊在田间地头。在濠江区珠浦社区,斑驳的老墙被仿真草皮覆盖,闲置宅基地“变”出停车场和小菜园;凤岗社区整治建筑垃圾时,居民从抱怨“小题大做”到竖起大拇指:“就该这样干!”

“我们工作像绣花,一针一线都得实打实。”站在达南路改造现场,李飞指着新栽的绿树感慨。这位曾在中科院研究能源的博士,如今最常穿的是一双沾泥的运动鞋。当凤岗湿地公园成为网红打卡地,他更操心的是:“人流量翻倍后,厕所够不够?垃圾桶放哪儿?”

把论文写在乡土大地上

濠江的产业升级玩得“又潮又土”。走进深圳南山-濠江产业合作园,中海信创新城里科技企业忙着调试设备;转头到了“濠江珍好”展台,东京丸、鱼饭等土特产正通过直播销往全国。村民老林举着手机笑得合不拢嘴:“咱这海货能进深圳超市,以前做梦都不敢想!”

更硬核的是海上风电布局。站在上海电气智能制造基地,李飞对工程师比划着:“风电+储能能不能擦出新火花?”他牵头的深汕“双向飞地”模式已初见成效——濠江在深圳设“濠创园”当孵化器,南山企业来濠江建生产基地。就像当地人调侃的:“借深圳的脑,赚全球的钱!”

侨乡唤醒沉睡的宝藏

东湖侨村的顺琴故居里,留学生小林正用VR眼镜“云游览”老宅雕花。这里创新推行的“侨房管家”模式,让30栋侨房重获新生。海外乡亲视频连线时激动得声音发颤:“老宅活了,我们的根就扎得更深!”

当夜幕降临,东湖夜市亮起灯笼。大学生摆的文创摊前围满游客,侨房改造的咖啡馆飘着香气。负责运营的95后小蔡揭秘:“李书记总提醒我们,年轻人喜欢的业态,才是真流量!”眼下,“濠江珍好”已联动200多家深圳机构,让非遗手作、潮汕老卤香飘大湾区。

站在虎头山隧道通车现场,李飞的白衬衫被海风吹得鼓胀。这位42岁的市委书记身后,是正在蜕变的濠江:风电巨轮在广澳港鸣笛启航,侨村直播间涌进十万观众,乡贤带回的5亿元投资注入绿美乡村建设。当中建七局的挖掘机开进沿江路工地时,老师傅望着滨海新区感慨:“当年这里都是滩涂,现在比深圳速度还带劲!”

当年轻干部遇上年轻城市,一场青春与热土的碰撞才刚刚开始。

#高考人生始发站#

下一篇:老话说,大疫三年,为什么失灵了?
上一篇:惠州惠城本地专注暗管漏水检查服务
推荐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