脱北者亲历苦难中的真实北国生活

182 2025-07-29 08:18

还记得小时候,爸妈老念叨一句老话“家家有本难念的经。”可要让我说,朝鲜九十年代饥荒那些年,别说难念的经,压根是高难度地狱副本开场,顺便还把人心磋磨得都快拧到骨头缝里去了。你看那脱北者自述,真不是说着玩的。“穷到裤衩都穿不起,饿得只剩命一条。”这话形容起来都嫌轻了。好端端的活人,一个个愣是被活生生逼成了人间悲剧。这事,搁哪儿都是天大的新闻,但到底是怎么一步步成了这种田地?咱们今天就盘一盘——北方老雪炮,给你削个“朝鲜饥荒生存手册”。

先别着急心疼,咱得从头说起。咣当一下——疯子姜童安,五十来岁的汉子,不穿裤子溜达,头上还爬着虱子,成了村里头现成的“景观”。但谁也没想到,这老哥其实是饥荒的第一个“伤仲永”,被苦难一刀一刀削成了人形残影。这哥们最后倒在雪地里,走得悄无声息,成了时代的注脚。

你说奇不奇,那些年月,疯了的却没疯,活着的都快被逼疯了。不用说,啥金日成徽章、英雄标语,到了肚皮贴着脊梁骨的关节眼上,装饰都脱胎换骨,压根救不了饿肚子。那时矿井抽水棒电力缺,坑里积满了水,煤采不出来,日子越来越难。没炭烧就砍树,几年功夫把山头啃得光光净净。雨一下来,泥泞顺着“光头山”往下流,一发不可收拾。山也不吱声,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绿装全被扒光。大家伙吃不上米和土豆,全靠更低档次的“替代饮食”——玉米渣子、棒子面,还得小心牙齿别被石头磕碎。说句心里话,那会儿粑粑和“面汤”里的石子是一家人,谁也别嫌弃谁。

想省口玉米粉煮汤?闹着玩呢,那都成了无价之宝。实在吃不上,就把野草、苦艾、蒲公英往锅里怼。野草“汤”上一锅,肚子撑得鼓鼓的,营养嘛——有那个想法的都成天真派。再有,大人孩子都学会了“炼金术”把一年的希望变成三锅“苦水”,咽都咽不下。这年头,生活只能“熬”,没有别的。

说到家里头物资——音响、电视啥的,全数变现换玉米面,不换不行,命在面子里。锅碗瓢盆、桌椅板凳,甭管是祖宗还是婚嫁陪嫁,统统上货市场。一不小心欠债了,邻里反倒怕债主撅家门拿走家什。都住在一起,眼睁睁看着你家鸡鸭猪往人家锅里走,别多嘴,心大点,有顿饭就凑乎。

就说我熟悉的稳城郡吧,那可真是“拼命三郎大聚会”。有啥卖啥,能换点吃的全靠本事。面包“五圆”一个转手四块五卖,那会儿母亲们成了市场上的经济学家。粮食有价无市,玉米粉涨到一公斤五十朝鲜圆,割肉都赶不上这涨价快。人要是能靠诈骗养活自己——有人卷烟卷成假烟卖干部,有人拿染色木屑冒充辣椒粉,谁还嫌丢人?!香菇里加点钉子,权当补铁。这点子都能写进“朝鲜饥荒生存百科全书”了。

想靠正经劳动翻身?下课以后提着小镐偷偷挖煤卖,算赚得一身尘土买碗玉米粉,心里头还得盘算盘力“今天塌方没轮到我,算我命硬。”有人没栓住命根子,一不小心就被塌下来石头送上西天。政府明令禁止?都这样了,谁还听招呼,不是你死就是我活。一百多条私人煤坑道,你来我往,天一化雪田地就塌,真成了土葬场。

再看家家户户屋后小菜园,葱蒜豆类菜,还得铁丝网子裹着,防偷防抢。东北话讲这不是防贼,是防“饿疯了啥都敢干”的活人。蹲点儿偷葱、摸豆子,大家心里都是“俺不下手,肯定转天就没了。”猪圈都装电网,停电一开,照样成了“自由猪”。后来怕偷的太狠,直接养家里,不过这可真是人猪一家亲。

最吓人那次,三名军人公然夜入民宅行窃,抓现行一顿胖揍,然后逃上小桥,“打家劫舍”都成了兵哥的副业。军队在北朝鲜是什么?威严+豁免卡。但这年头土地和鸡都管不住,“人不为己天诛地灭”成了各行各业的金科玉律。挨打都不敢吭声,可见民众的绝望和无所适从。

政府最后干脆让军队看守集体农场,这下理论上“天下太平”,可实际上狼进羊圈——三人一组岗哨,白天黑夜瞪着玉米地,见谁都摸一摸,人不人鬼不鬼。给点好处就网开一面,不然就直接开枪,“偷粮如杀猪”还贴大街上,气势如虹。但依然挡不住活不下去的人,顶着被打死的危险偷粮过日子。到底有多绝望?你看被逮了的小偷,不敢带一片叶子回家,怕连累自家全家死。

军队也不是铁饭碗,新兵成群饿死在营房,老油条才有口粮特权。那年头“兵油子”都瘦成皮包骨,还有战斗力?有时连枪都抬不起来了。倒是有逃回国的犯人,能活蹦乱跳把兵拉过去掐死。乱世出刁民,也“甩锅”不了军队里的那点人性危机。

说到市场经济破窗而入,物价蹿得比啥都快,烧酒、粮食天天蹭蹭涨,但工资没涨,往死里赔钱。母亲做点小生意卖面包,孩子们成群结队来偷,人饿赤了眼,连脏兮兮的屑屑都要抢着捡。衣服破烂的小孩,为了肚子一口饱,宁可挨打都要抢食物,无论你心再狠,看见这一幕也得哑口无言。打孩子抢孩子食,放在太平年头算禽兽,放在那年月,谁还管得着命根子以外的东西?人心都快磨平了棱角。

最讽刺的是,最后这世道变成了啥样?军民一家亲,都是“困兽斗”。共产老大哥理想国的“同舟共济”,变成了“各自漂流自救”。仁慈、善良、廉耻、信任,这些词儿都被饥饿一点点削掉,日子活成了硬杠子,谁还记得口号和梦想?

埋怨也没用,饿着肚子的人是讲不得大道理的。在强权和天灾面前,朝鲜小民活得像野草。前一阵咱还在网上见过有网友酸——你看看人家,不抱怨、不逃避,能生扛就扛,这叫“苦难行军”。可在生死线边上,谁还顾得上情怀?“体制内卷+资源萎缩+人性撕裂”,这才是生活的全部底色。得利的是贪官兵油,受苦的是无名小民。

转念一想,咱们生活在当下,别说啥远大理想,起码能管饱吃喝、安稳睡觉,这是多少人的奢望。小时候爷爷说过“饿极了,天大的理想都踢到一边。”这话放今天,也许有点刺耳,但想想朝鲜那几年,才知啥叫“家有余粮,心中不慌”。

“集体主义”说起来响当当,关键时刻护不了你一碗窝窝头,那都扯淡。咱中国老百姓吃过那些苦,才识得“人不为己”的实在意义。朝鲜的悲剧,就是让我们学会制度再强,生活还得慢慢熬。失去善良,人人自危,社会的底线真能一点点塌到脚后跟——历史给我们敲钟,别揶揄别人,看好自家饭碗。

一句你觉得朝鲜那种“集体吃苦一起扛”的模式,是真‘大无畏精神’的升华,还是体制僵化下的无奈自救?厉害的是身处乱世还坚持善良,还是“各自为战”才叫活得明白?要是你曾身处那样的生存夹缝,是愿意“各自为营”,还是坚持点底线?来,留言区聊聊,天大的理想和一碗热饭,哪个更顶用?

下一篇:北约东扩遇阻?16万俄军集结边境牵动美欧神经
上一篇:公务员“归巢”梦碎,一场3000万游子的无声溃败
推荐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