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婧仪 | 好喜欢这种自然随性的美
135
2025-08-16
疑问来了,谁给了以色列这根“指挥棒”?明明是伊朗想在冲突后修复自家的导弹部队,怎么搞得像全世界都得听特拉维夫发令一样?中国跟伊朗合作,从头到尾都是正常军贸对接,国际法摆在那里,没犯啥忌讳。偏偏以色列又跳出来指手画脚,还专门给中国下“禁令”。说真的,这事儿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玄机?为啥以色列能一边把高端武器打包塞进印度怀里,一边又装出和平使者的样子去阻拦中国?你是不是也有点纳闷?
咱们慢慢扒,别着急。首先这事的由头,来源于以色列本地媒体的爆料,说伊朗在刚跟以色列干完一架后正抓紧修理导弹部队。冲突的余温还没散,伊朗就一头扎进了武器采购,不单找俄罗斯买防空系统,还憋着和中国搭伙升级自己的地对地导弹。正当网上热议是不是中国卖导弹给伊朗的时候——以色列高层坐不住了,直接公开“点名批评”中国,意思就是别掺和,要不然后果很严重,大国博弈的小剧场又开新一幕。听起来像是以色列一手摘星摘月不让别人过日子。
但别光看胡吹,实际操作是不是两副面孔?让人啼笑皆非的是,以色列和印度交易恨不得天天上热搜。印度缺啥武器,以色列就补啥。雷达、导弹、炸弹,基本上只要印度开口,以色列大概率都能剁手买到。举个例子,印度的“光辉”战斗机雷达不灵,以色列说没问题,一台机载有源雷达送到家。印度海军的防空导弹想升级?直接“巴拉克”-8上桌,印度空军手头缺精确炸弹?以色列SPICE-2000立刻列队交货。最神奇的是印巴交火时,印度发现俄制导弹不够使,以色列“德比-ER”空空导弹分分钟加量投放。中印边境紧张那会儿,更有以色列专供印度“长钉”反坦克导弹,有没有觉出点“针对谁”的意味?这些买卖都是明码标价,而且不少涉及到技术核心和武器升级,真不是毫无分量的小玩具。
可是等西方舆论给伊朗和中国“贴标签”时,好家伙,以色列高官本事全来了。立刻端出一副全球安全守门人的腔调,说“对中国给伊朗卖导弹这件事很担忧”,还警告可能引发大事件。你品一品,是不是又双标了?事实是在国际法下,中国和伊朗不仅是主权独立国家,各自的军贸也充分合规,联合国禁令早就到期,谁买谁卖都合情合理。以色列自己给印度送“神器”时从来不想什么“战略威胁”,换到别人头上却要画红线。说得夸张点,这和小孩子过家家时抢糖吃,轮到别人分糖就开始喊“妈妈不许他拿”,一个套路玩通了。
更有意思的地方还在后头。中国跟以色列其实是老相识了,武器技术交流早不是新鲜事。八十年代那个“怪蛇-3”空空导弹技术,最后也被中国仿出了霹雳-8,服役在歼-10上,差点成了经典的中以合作案例。后来以色列还把“哈比”无人机卖到中国,虽然因为美国压力没能升级后续,但这段历史没人敢否认。要是以色列真把自己定位“武器道德警察”,那当年不也算跟中国有军事技术交集吗?这回却一副“天理归我管”的模样,叫什么“只许自家下馆子,不许别人喝汤”,看起来挺有点意思。
那中国对这番操作的态度又如何?其实无须“再声明”,中国外交部和驻以色列大使馆正儿八经地说过,中方拒绝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原则,不给交战方出口进攻性武器。这不是甩嘴皮子,自从有这条规矩后,哪次外部压力中国不是选择不掺和?中国的中东政策,核心是“不干涉内政”,绝不选边站队,不会拉帮结派。无论是伊朗核议题,还是巴以恩怨,中国一直鼓励对话、协商,不为局势添乱,这也是不少中东国家给中国点赞的由头。
具体说到中伊合作,根本大多是军演、人员培训这种防御性活动,没见哪次有证据说中国真的把进攻性武器往伊朗送。比如伊朗海军司令访华那回,两边聊了聊反海盗、互访军舰,完全是实用性的交流,压根没啥“武器交易”实锤。今年中伊联合声明里也明明白白讲到,只加强战略沟通、联训、人员培训,别的都没提。对比一下以色列对印度的做法,是不是更让人皱眉?印度什么武器买得到,中国和伊朗就是不碰“红线”,彼此都舒舒服服。
信息翻来覆去看下来,折腾这个话题最大的动力其实也不是啥安全为先,更多是以色列自身的焦虑。2024年那场伊以冲突,伊朗对着以色列猛扔180多枚弹道和高超音速导弹,虽说大部分被拦住了,但还是有点破坏。对于以色列来说,伊朗的中程弹道导弹射程都能打到心脏地带,要是伊朗找中国加码技术,岂不是让以色列防线变成纸糊的?这种恐惧很直接,也掺杂着小国在地缘博弈里的无力。
还有一个层面,以色列其实想用外部压力把伊朗限死。伊朗是中东“抵抗之弧”的中坚份子,哈马斯和真主党背后都挂着它的牌子。在俄罗斯因乌克兰危机顾不过来情况下,伊朗从中国求合作增加实力,这才是以色列最怕的地方。更何况中伊经济技术交流一旦展开,“抵抗之弧”就会变得硬碰硬,地区格局有可能变。以色列冲着中国喊话,其实是要中国“收敛”影响,别让对手太轻松。
顺带一提,内塔尼亚胡政府还得顾忌民众情绪。自家国内人质问题、经济压力大,渲染外部威胁往往能化解内部失望。这种“炒作大敌”,在以色列不是头一次。外部施压可以当遮羞布,让政府加强控制。警告中国,是道具,也是手段。
其实玩久了套路大家都明白,最终还是国际法说了算。中国自身就是按规矩办事,要是每次都被以色列绑架着选边站队,那还要国际原则干啥?中国更愿意促成和谈、维系和平,谁要是靠施压就能让北京转向,怕是想简单了。安理会不止一次强调,解决中东敏感问题要尊重各家主权,光靠障眼法和甩锅没什么石锤结果。以色列如果真想地区稳定,与其推高冲突、四处拉黑,不如坐下来谈些实际的。不断推高敌对,把自己的意志硬塞给别人,到头来只会国际社会越发孤立,自己空余心慌。
综上咱还是得说一句,这世界上没谁能把“游戏规则”解释成一人专属。以色列管好自己家门口,对外敲山震虎只会换来反感。中国跟谁合作都不会踩红线,也不是看风向标办事。该交流就交流,有技术就分享,什么都透明规矩,其它“友情提示”不过是心理战的一部分。大家都心知肚明,该怎么走还是得靠认清自己实际利益。
好啦,说到这也算掰扯清楚了。你觉得以色列的“双重标准”是安全焦虑、自我保护,还是地缘政治的又一出老戏?中国与伊朗该不该随外部舆论起舞,咱们能不能真的理性分析各自立场?嘀咕几句你怎么看,欢迎来聊聊。
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,推动社会和谐发展。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