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-6! 中国斯诺克团灭之夜: 4人出局, 3人遭绝杀, 一
130
2025-08-16
行情看似火爆,这轮牛市实际却并不好做。指数已然创下四年新高,然而目前仍有四成以上的个股距离四年高点还很遥远。换句话说,踩不准节奏,就感受不到牛市的存在。究其原因,是多数人只看到表面的涨跌,却看不透背后资金交易的真实意图。
比如最近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字中国建设成就令人振奋。5G基站数量五年增长5倍,鸿蒙生态设备突破11.9亿台,算力规模全球第二…这些数据无不彰显着中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。但奇怪的是,很多散户手里的相关概念股却始终不见起色。
看着这些令人振奋的数字,很多散户朋友可能已经在盘算着要加仓相关概念股了。但我要提醒你,新闻往往是滞后的。为什么很多散户没赚到钱,不是数字经济板块不涨,而是波动大,很多散户看到大涨了,新闻里出利好进场了,结果买在高位直接套牢。
而那些所谓的赢家,赢的不是能力,而是信息差。缩小这个信息差的关键,在于看清真实的交易行为。毕竟,所有的利好利空最终都会反映在交易数据上。
一、稳定币概念的冰火两重天
今年4月开始的这波行情中,稳定币概念(其实就是数字货币题材)的表现就很有代表性。同样是这个概念,不同个股的表现却天差地别:
"翠微股份"几乎翻倍,"东软集团"却还在下跌;"中科江南"后程发力,"润和软件"却高开低走。这其中的差别究竟在哪里?
看看"翠微股份"的交易行为数据图就明白了。用系统观察「机构交易特征」,能看到橙色「机构库存」数据持续不断,说明早在4月中旬开始,机构资金就在持续积极参与,那时候稳定币还没成为市场热点呢。此后不管股价如何波动,机构资金始终活跃,股价自然一路上涨。
PS:
上文图中的橙色柱状,是我用系统观察的「机构交易特征」数据叫做「机构库存」。
如果「机构库存」数据越活跃,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,机构资金参与的时间也越长。
如果机构资金长时间参与一只股票,那么它的态度其实很明确。
如果不看好的话,会持续参与一只股票的交易吗?显然是不会的!
反观"东软集团",跟多的时候,橙色「机构库存」数据是消失状态,说明机构资金参与度明显不足。刚开始根本没有机构活跃迹象,后面即便有也是昙花一现,直到行情越过3500点才稍微有点起色,这种表现实在难以让人满意。
"润和软件"的情况更典型。虽然一开始机构资金确实积极参与,但好景不长,很快就偃旗息鼓。即便中间有反弹,机构资金也没有持续跟进,最终股价只能草草收场。
而"中科江南"则展示了另一种可能。虽然一开始「机构库存」数据不明显,但在指数突破3600点后,「机构库存」数据开始持续不断出现,说明机构资金开始积极参与了。图中红框标注的部分特别值得关注,机构资金反复震荡但持续增加,形成典型的"蓄势"现象。机构的每一分钱都有成本,不会无缘无故持续投入,最终的表现自然不负众望。
二、数字经济的未来与选择
所以说,数字经济的发展,只要看看有那么多基站和设备,就清楚规模不会小,发展不会停。455万个5G基站、11.9亿台鸿蒙设备、全球第二的算力规模…这些数字确实令人振奋。但作为投资者,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:在这些宏大叙事背后,哪些个股真正获得了机构资金的持续青睐?
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量化数据可能是普通投资者缩小信息差的最佳工具。它不预测未来,但能如实记录当下;不制造概念,但能还原真相。对于想要在数字经济浪潮中分一杯羹的投资者来说,找到适合自己的量化工具,或许比追逐热点更重要。
好了,本篇就到这了,赠人玫瑰手有余香,谢谢点赞。
声明
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,希望大家喜欢!
部分数据、信息,如有侵权,请联系本人删除。
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。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,都是骗子。